K8凯发

    日本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经验
    发布时间:2014-03-04

      关注城市低碳功能区建设之五任泽平

      日本是典型岛国,能源极度贫乏,95%的能源供应依赖进口。在此背景下,日本历来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推进节能。目前,日本是上节能,同时日本还是新能源开发,不仅太阳能发电水平,在风能、海洋能、地热、垃圾发电、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领域,也都处于顶尖水平。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建立法律规范行为,更将“低碳”观念植入民众心中,从日常生活做起。

      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

      早在2004年,日本环境省就发起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项目,其目标是为2050年实现低碳社会目标而提出的具体对策。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制定的《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中指出:为了克服地球变暖等环境危机,实现建设可持续社会的目标,需要综合推进低碳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建设。2008年5月,日本环境省环境研究基金项目组发布了《面向低碳社会的12大行动》,其中对住宅、工业、交通、能源转换等提出了预期减排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制度支持。同年6月,当时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以日本的名义提出了新的防止气候变暖的政策,即著名的“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日本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讲发展低碳经济是日本面对自身所处客观环境的必然选择。日本的资源极为匮乏,而日本又是发达的经济体之一,生产和生活对资源极为依赖和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和开发新型能源是一条重要出路。同时,作为岛国,气候变化对日本的影响远大于其他。气候变暖可能给日本国土、农业、渔业、环境和国民健康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从主观上讲,发展低碳经济是日本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战略举措。20世纪90年代,日本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希望发展新技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于1995年出台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决定制定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大力推动科技发展。2009年4月9日,日本重启太阳能鼓励政策成为日本经济转型的核心战略之一。日本近来不断出台政策,将重点放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尤其是在能源和环境技术开发上,目的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

      日本东京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经验

      2006年东京都出台了“十年后的东京”计划,提出了具体的减排目标,即2020年东京的碳排放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减少25%,拉开了建设低碳社会的序幕;2007年6月发表《东京气候变化战略——低碳东京十年计划的基本政策》,详细制定了东京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战略。东京发展低碳城市的主要做法有:

      ——开发清洁能源

      低碳能源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保证。面对能源危机,东京大力研究、开发与利用绿色低碳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水电的新技术新工艺。从1998—2008年间,东京使用一次能源的比例增加,减少利用碳基能源?穴石油天然气、煤炭),能源结构呈现清洁化程度提高趋势。

      ——研发低碳技术

      2007年东京市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在全市成功推行了物联网应用。“东京所有尽在计划”中,应用技术将东京市内所设“场所”及“物品”赋予惟一的固有识别码,将真实的资讯或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与虚拟现实空间结合。东京大学曾参与低碳信息化项目,将建筑物内的空调、照明、电源、监控、安全设施等子系统联网,对电能控制和消耗进行动态、有效配置和管理。传感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电能消耗。

      ——提倡生态交通

      2006年东京交通部门的CO2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26.2%,高达1466万吨。为减少交通部门的碳排放量,东京采取了多种节能减排措施,主要有:提倡使用低污染、低耗能汽车,东京都对购买者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为促进生物柴油应用计划,东京开始针对市区范围内的公共汽车引入生物柴油,并开展第二代生物柴油在市区范围内公共汽车的应用论证和研究;提倡生态驾驶,杜绝突然加速与减速行为、飙车与发动机长时间空转现象。生态驾驶还被编入驾驶员培训教材,力图从基础上培养驾驶员的良好习惯;东京超过80%的公司员工、学生早晚出行是乘坐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还将许多大城市连接在一起,乘坐著名的“新干线”,许多日本人可以在东京工作,而居住在大阪、神户、京都等其他大城市,大大缓解了大城市交通和居住压力。

      ——推广绿色建筑

      据统计,2005年整个东京60%的能耗来自于建筑。为此,东京出台了《东京绿色建筑计划》、绿色标签计划、《2007年东京节能章程》、《2008年东京环境总体规划》等政策。东京在市机构中广泛采用节能措施,为节能理念与节能技术推广起到示范作用。东京都要求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新建建筑,必须向提交环境报告,促使建筑物拥有者进行低碳设计。引导机构、学校、医院等市政机构使用绝热性好、节能效率高的电器设备、增加绿化面积、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根据《2008年东京环境总体规划》,东京计划将新建筑的节能标准从现在的14%提高到2016年的65%,以大限度地降低房屋的耗能水平。

      ——加强工商业节能

      2006年东京都发布《东京CO2减排计划》,针对大型商业机构提出了碳减排强制性政策,要求根据法定标准对企业提交的碳减排规划与措施报告进行评估定级并向社会公布。2010年4月1日,亚洲碳信用交易计划“现身”日本东京,揭开了碳交易在亚洲实行的序幕,其中东京都颁布的《强制碳减排与排放交易制度》,针对1100家商业机构与300家工厂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硬性要求,要求大型商业机构2020年的碳排放量在2000年基础上减少17%。

      ——鼓励生活节能

      2006年东京都引入并实施了能效标签制度,通过评估家电产品的节能程度与运行成本,分为5个等级,消费者可根据家电产品的等级来获得节能信息以便购买,以提高家电产品的节能效益。2009年东京都推行了能源诊断员制度,旨在培养一批能够为单个家庭提供节能潜力评估、节能方案制定服务的专职人员,以促进家庭节能。推广白炽灯与低能耗日光灯更换计划,在不影响光照效果的情况下,每年可节约成本1850日元。

    转自: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