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消息,根据《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监委、工信部即将启动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以下简称“国推污染控制认证”)试点工作。
据悉,为深入推进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探索建立适合国情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合格评定模式,早在2010年5月18日,认监委即联合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发布〈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实施意见〉的通知》,并着手开展“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的相关准备工作。
2011年8月,认监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实施规则》。《规则》指出,污染控制是指为减少或消除电子信息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而采取的措施;污染控制认证是指依据标准,对为减少或消除电子信息产品中所含有的六种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而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予以证明的合格评定活动。
为确保认证规则实施的可操作性,《规则》还明确提出认证工作适用于整机、组件、部件及元器件、材料等产品。其中,根据《统一推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目录(第1批)》,电视机、计算机及相关产品、移动电话终端、电话机成为被纳入名单的整机产品。
另一方面,为提高企业申请污染控制认证的积极性,相关主管部门还采取了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对满足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等举措。此举意味着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开始启动。
日前,飞象网获悉,根据认监委与工信部2012年第13号联合公告,认监委联合工信部即将启动“国推污染控制认证”试点工作。对于从事国推污染控制认证/检测活动的认证机构依法设立且污染控制认证业务已得到批准。
转自:飞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