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凯发

中美食源性药残研讨会在广东举行
发布时间:2009-09-11

  2009年9月1日,一场针对食源性抗菌药残及耐药微生物检测的大型研讨会在广东开幕,中美食品安全领域机构、学者等齐聚一堂进行为期3天的研讨。美国是食品出口的重要市场,食源性药残已成为食品输美必须面对的技术壁垒之一。

美国已成为广东食品出口第二大市场

  据了解,食源性药残等是中美食品农产品贸易之间存在的问题之一。而随着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得当前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之风愈演愈烈。2008年度日均出台8项新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出口有很大依赖性的发展中特别是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农食产品被列为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大的五大行业之一。影响农产品、食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包括食品中农药残留要求、食品添加剂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细菌等卫生指标要求等。

  负责广东食品出口质量安全的有关人士透露,目前美国已成为广东食品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今年1~7月,广东共出口食品22.5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3.9亿美元,快速增长21.4%。去年,在广东40亿美元的动物源食品出口上,水产品出口达到16亿元,尤其是广东水产品出口基地湛江的水产品主要针对美国市场,水产品药残更受美国当局关注。
“造成食品出口药残的人为因素很少,主要是环境原因,不少是因为水污染、添加抗生素的饲料造成。”该人士表示,由于美国检测仪器设备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美贸易往来的频繁,美国在进口食品药残方面的标准几乎已达到极限,其涉及的抗菌药的品种也越来越广泛,出口食品在药残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中美两国加强食品安全合作带来共赢

  近年来,中美两国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合作,2007年在北京签署了包括《中美食品和饲料安全协议》在内的一系列协定,确立了中美两国食品安全合作框架。  

  2008年美国FDA在广州设立代表处,将原在国门设立的监管机构前移至生产源头,对广东食品尤其是水产品方面的检查和监管更为便利和频繁。

  “这次大会会议主办方邀请了美国FDA兽药中心6位机构学者来穗,就食品和水产品方面的药残和耐药性等技术展开研讨,目的是在技术上研究药残对动物和人的安全性,药残的限量指标到底怎样更科学。”负责食品安全技术检测的一位机构表示。

  合作带来共赢。“2007年美国对5种水产品实行自动扣检,当年9月广东国联水产品公司解禁,目前广东100多家纳入自动扣检的企业中已有四五家解禁,下一步美国对我5种水产品自动扣检将逐步放开。”

转自:WTO检验检疫信息网